SA1143-H63-S3 ,模块
SA1143-H63-S3 ,模块
SA1143-H63-S3 ,模块
专用编程器只能对某一PLC生产厂家的PLC产品编程,使用范围有限。当代PLC的更新换代很快,专用编程器的使用寿命有限,价格也较高。现在的趋势是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PLC生产厂家提供的编程软件。轻便的笔记本电脑或移动电脑配上编程软件,也很适于在现场调试程序。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用户可以使用现有的个人计算机,对于不同厂家和型号的PLC,只需要更换编程软件就可以了。个人计算机可以为所有的工业智能控制设备(如图形操作终端、组态软件和数控设备等)编程。大多数PLC厂家都向用户提供免费使用的演示版编程软件,正版编程软件的价格也在不断降低,因此用很少的投资就可以得到高性能的PLC程序开发系统。
用户程序通过编程器顺序输入到用户存储器,CPU对用户程序循环扫描并顺序执行,这是PLC的基本工作过程。
当PLC运行时,用户程序中有众多的操作需要去执行,但是CPU是不能同时去执行多个操作的,它只能按分时操作原理,每一时刻执行一个操作。但由于CPU运算处理速度很高,使得外部出现的结果从宏观来看似乎是同时完成的。这种分时操作的过程,称为CPU对程序的扫描(CPU处理执行每条指令的平均时间:小型PLC如OMRON-P系列为10μs、中型PLC如FANUC-PLC-B为7μs)。
PLC接通电源并开始运行后,立即开始进行自诊断,自诊断时间的长短随用户程序的长短而变化。自诊断通过后,CPU就对用户程序进行扫描。扫描从0000H地址所存的**条用户程序开始,顺序进行,直到用户程序占有的**后一个地址为止,形成一个扫描循环,周而复始。顺序扫描的工作方式简单直观,它简化了程序的设计,并为PLC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证。一方面所扫描到的指令被执行后,其结果马上就可以被将要扫描到的指令所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CPU设置扫描时间监视定时器来监视每次扫描是否超过规定的时间,从而避免由于CPU内部故障使程序执行进入死循环而造成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