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NI P0972PP
NCNI P0972PP
NCNI P0972PP
实现轧钢生产设备故障诊断的智能化,可充分利用**知识,提高诊断效率,是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目前的PLC产品不具备自动获取和存储**知识的功能,所采用的编程语言无法完成控制层中的计算推理功能,因此,单纯采用PLC的故障诊断系统的智能程度是相当有限的。为此,可利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将PLC和操作站联接成网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构成故障诊断的硬件系统。PLC采用并行分布式结构,作下位机使用,操作站作为上位机,可完成PLC的程序下装,实施对多台PLC的管理,进行复杂的数据运算,建立数据库,存储**知识,其输入输出设备可用作诊断过程的人机交互。PLC与操作站通过两种方式联接成一个整体:一是通过PLC的通讯口和操作站的通讯口进行联接,二是通过PLC的输入输出端子与操作站上的开关量板和A/D板进行联接。其中,PLC通过通讯口传递给上位机的故障信号多达2个或2个以上时,上位机要通过编码进行识别,而通过PLC输出端子传递给上位机的故障信号,上位机要通过开关量板输入端子的地址来识别。PLC输入端子可接受来自上位机的控制信号或故障信号。网络中的PLC和操作站在故障诊断系统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常情况下,故障诊断过程中复杂的逻辑判断、开关量故障信号的检测以及在严重故障状态下对设备进行的保护可交给PLC完成,而复杂的数值计算和人机交互可在上位机上完成。
5应用效果
整个车间自动化系统为二级控制系统,即设备控制级和信息管理级,设备控制级即一级系统为RMC200轧线控制系统,采用ABBMasterPiece系统,由10套ABBMasterPiece200/1过程站、3套MasterPiece90过程站、和3台AdvantStation500系列操作站、1台VT340监控站及2台MasterAid220编程器构成。各过程站之间的网络通讯采用MasterBus300(简称MB300),通过加热炉的过程站与二级信息管理级进行通讯。每一个MP200/1过程站通过一个DSCS140通讯板连接到MB300网络上,通过MB300网络进行数据交换,通讯板上可以设定地址开关,据此来确定该节点在网络上的位置。对于MP200/1与打捆机MP90的通讯,通过RMC7系统中的通讯板DSCS131连接至MODEM,打捆机上也分别装一MODEM和通讯板DSCS131,由MODEM来实现远程通讯。在加热炉RMC1的MP200/1系统中,通过DSCS150板与二级计算机系统IBMNetifinity5000服务器通讯,二者通过GCOM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下面以RMC2为例,简介实现轧钢生产设备故障诊断的智能化。
RMC2实际上包括三套PLC:RMC2、RMC52、RMC62,RMC2主要完成的控制功能有:轧制程序表的设定及存储、炉前装料设备控制(包括热送和装冷坯两种情况)、炉前钢坯测长与称重、加热炉出口设备控制、粗轧机主传动控制、粗轧机微张力控制、6#剪子控制;RMC52主要完成的控制功能有:中轧机控制(包括速度级联、速度给定、跟踪)、轧线模拟轧钢测试、中轧机组的活套扫描器控制;RMC62主要完成的控制功能有:精轧机控制(包括速度级联、速度给定、跟踪)、精轧机组的活套扫描器控制。RMC2、RMC52、RMC62三者既需独立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控制功能,又环环相扣,互相联锁制约着,若中轧机组的活套扫描器控制中有差错,轧钢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6#剪子立即碎断,防止轧线堆钢,同时,加热炉停止出钢,直至故障解除。
所设计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完成以下功能:
(1)测试过程开始前,运行故障诊断系统,检查轧钢生产控制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开关量,这个过程是上位机通过通讯口读取PLC输入位的状态值并与其正常状态值相比较的过程;对于模拟量,这个过程可用读取模拟量起动的开关位的状态值作为判断的根据,也可将从其它站读取的模拟量与其相应的极限值相比较的结果作为判断的根据。若发现测控系统有故障,应及时处理(上位机显示屏给出具体故障的部位报警)。只有当诊断结果为良好状态时,才能进行的轧钢性能测试;
(2)如果测试结果发现不合格的设备,应重新运行故障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