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 Bradley 1756-EN2T
Allen Bradley 1756-EN2T
Allen Bradley 1756-EN2T
Allen Bradley 1756-EN2T
(1)系统联调合格。 (2)系统环境如空调系统、UPS供电系统、接地系统运行正常,符合技术标准,验收合格。 (3)DCS维护人员经实际调试工作并考试合格,领取上岗证。 (4)工艺操作人员、车间主任培训合格,领取上岗证。 (5)系统备件经过调试处于备用状态。 (6)DCS操作手册、故障处理手册等资料下发到操作和维修人员手中。 (7)DCS厂商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服务。 2. 系统考核 DCS的考核时间**选在工艺装置正常运行后开始,一般为72小时,保证值规定如下:计算机模件的开工率为99.95%,DCS的开工率为99.99%,开工率的计算方法: 开工率=(考核时间-事故时间)/ 考核时间 3. 经验与教训 DCS投用前,准备工作一定要提前进行。一般企业中,工艺设备是放在**位的。 DCS的考核放在工艺开车后进行,因为不到正常运行,DCS的功能不能够得到充分表现,实际负荷体现不出来,对于那些设计时负荷卡边的系统来说,问题就暴露不出来。有的系统在开车前空载运行正常,开车后,就表现出容量不够,速度不够,处理能力小,甚至因负荷太大造成死机。若设计合理而是系统本身提供的指标不能实现,则应由DCS制造厂负责。 DCS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多种技术、多个学科的综合,而且发展更新速度特别快。DCS应用水平的提高在于**和优化控制软件的开发,这项技术复杂,难度大,需要多方面力量的组合。由于这几个特点,决定了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就不可能做好DCS的应用工作。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管理机构当然不必强求统一,但是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全厂的DCS应用计划,统一考虑DCS的机型选择,统一布置备品备件的储备、订购和国产化工作,满足生产急需,减少库存积压,统一设计综合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安排培训和横向联合,开发高层次的控制软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有的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过程计算机处或其他机构,把全公司(总厂)的过程计算机统一管理起来,打破了过去各个装置互不通气,买来的机型各式各样,自动化孤岛,备件费用达几十、几百万元的分散局面,理顺了关系,发展很快。 DCS的管理除了计划管理以外,还应有应用管理和项目维护管理。项目管理需要确定在DCS的设计、施工、投用阶段的人员组成,分工负责的范围,制定各阶段检查验收标准,组织现场的检查考核验收工作。 DCS维护管理首先需要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和规程,如:过程计算机的维护、检修、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岗位标准,硬件设备考核办法,软件投用率考核方法,安全管理制度,例会制度,检修规程。按照制定的制度加强全公司(总厂)过程计算机的管理,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维护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DCS的作用。 (1)系统的维护 系统经考核验收合理后即转入正常运行,系统维护的任务就提到日程上来。 a. 维护工作可以概括以下几点:系统运行状况检查,系统环境状况检查,参数及组态的修改,故障和设备缺陷的处理,填写有关记录,备件及维修工具,仪器的保管,系统设备及工作间卫生。 b. 维护班组可以建立以下几种记录:交接班记录,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定期维护和检修记录,软件维修记录,安全记录,事故隐患、事故及违章操作记录,故障及设备缺陷记录,备品备件管理记录,外来人员登记记录。 c. 硬件国产化的研制:进口DCS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备件普遍很贵,应急和响应很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维护工作中备件长期依靠进口是不可能的,而且机型淘汰的速度也很快,这方面应首先立足国内,将一些易损件实现国产化,有的企业成立专门攻关组,将打印机、键盘、I/O卡等实现了以国产化产品代替进口产品,也有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合作,实现主要卡件国产化,都是DCS维修工作的方向。 (2)系统应用软件的继续应用开发 系统**次投用时应用软件的应用开发往往是**基本的功能,这阶段工作重点是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DCS按期运转起来。参与工作的人员需要一个熟悉消化吸收的过程,工艺人员应有一个操作习惯的过程,一般在系统投用一年以后,应用软件继续开发的工作才会提到日程上来,内容如下:对系统应用软件进一步消化吸收,对应用软件**版本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如对画面的修改完善,增加对生产操作更为重要的画面,控制方案的修改完善等,开发**控制软件,提高经济效益,开发装置生产管理功能,开发局部优化或全装置优化或全装置优化软件,全厂MES系统联网,实现功能的开发。 这方面工作首先要培训应用开发技术力量,同时综合工艺、仪表自控、计算机的技术力量和专业知识。一般成立攻关小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下进行。与大专院校、研究部门、DCS厂家合作开发,以求尽快拿到**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DCS的应用,真正做好以上十项工作,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企业实现“安稳长满优”生产的重要保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至MES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Allen Bradley 1756-EN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