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0-2050F 综合控制器
8440-2050F 综合控制器
8440-2050F 综合控制器
8440-2050F 综合控制器
可靠性,系统,故障,控制系统,措施,分散,提高,软件,问题, 分散控制系统(DCS)的主要作用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监视、管理和决策,因此要求它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工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分散控制系统中采用了许多提高可靠性的措施。我主要从可靠性的一般概念、可靠性分析方法、分散控制系统中采用的可靠性措施,以及软件的可靠性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可靠性的研究工作随着大规模计算机系统和国际性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可靠性问题己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靠性理论也在这种形势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设计旨在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设计和制造出可靠性高、不易损坏的产品;可靠性分析则是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计算得出一些关于可靠性问题的评价和结论;可靠性试验是验证系统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指标的手段,它能暴露系统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可靠性管理着眼于从管理方面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例如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配备合适的备品备件,安排适量的检修人员等。 一、分散控制系统中的可靠性措施 在分散控制系统中,采用了许多提高可靠性的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是建立在以下四种基本思想上的:一是要使系统本身不易发生故障,即所谓的故障预防;二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尽可能减少故障所造成的影响,即所谓的故障保安和故障弱化;三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让系统继续运行,即所谓的故障容许;四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在不停止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即所谓的在线维修。基于这四种基本思想,分散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可靠性措施。 1 )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和提高系统硬件水平 硬件是系统正常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高硬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为了实现这一点,分散控制系统的制造厂家采取了许多措施。 1.对元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老化 所谓筛选,就是将不符合使用条件的元器件,通过适当的方法予以剔除。所谓老化就是在元器件投入使用之前,将其置于一定的工作条件下,使有可能发生参数漂移的元器件逐步稳定。 2.元器件的降额使用 电子元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这些使用条件是以元器件的某些额定参数值来表示的。实践证明,当元器件的工作条件低于额定值时,其工作比较稳定,发生故障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为了提高可靠性,往往将元器件降额使用。降额的幅度要从可靠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综合考虑,因为元器件的额定参数越高,价格也越高。 3. 充分考虑到参数变化的影响 在电路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参数变化造成的影响,使之在各种不利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 4. 采用低功耗元件 低功耗元件的发热量比较少,它们的故障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另外,普遍采用低功耗元件可以大大地减轻电源的负担,提高电源的可靠性。 5. 采用噪声抑制技术 在工业控制现场,各种各样的干扰脉冲常常是造成控制系统硬件故障的原因。因此,采用噪声抑制技术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6. 耐环境设计 在系统硬件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适当的冷却、抗震、防尘、防腐等技术措施,以提高系统抵御外部环境侵袭的能力。 2) 使系统故障时处于安全状态 1.限制故障范围 系统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在线故障检测, 一旦发现故障,就将故障设备与系统隔离,使它不致于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冻结"CPU输出 如果系统检测到CPU故障,则立即"冻结"控制系统的输出信息,以免造成输出混乱。 3) 采用后备措施 1.手动后备 对于重要的控制回路,可以采用手动后备的方法来提高可靠性。一旦自动控制失灵,可以手动控制生产过程。分散控制系统有三种处于不同层次上的手动操作方式,见下图:
8440-2050F 综合控制器